2017-07-25 17:07:14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片段阅读除了可以使用寻找关键词这一技巧之外,考生们更应该注意的是,找到关键词之后还需判断选项本身的正确与否,或者其概括是否全面,是否有偷换概念的情况存在,为了考生可以更好地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占取先机,华图教育以真题为例为大家进行指导分析:
【例】(201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
长期耐心细致的普法教育活动,确实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纸面上的法律并不能自动保障人们的权利,仅仅通过法制宣传与教育,并不能全面深入地促进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纸面上的法律条文到底意味着什么,还要依赖法律机构的运作者来表达。换言之,以法官为核心的法律人团队,才是法律最根本的载体;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才是活生生的法律;法律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昭示着法律的真实面目。因此,如果要让社会公众知道法律是什么,与其举行一百场法律讲座,发放一千份宣传资料,还不如严格按照法律精神,进行一次诉讼活动,一次公正的诉讼,尽管亲见亲历者人数有限,但是通过口耳相传,就会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法律人值得信赖,法律值得信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普法活动的宣传教育效果逊色于法庭诉讼
B.法律的精神实质需要公众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
C.法律条文的意义依赖于法律机构的运作者表达
D.法律人的职业活动有助于公众建立法律信仰
【错误解析】
C。文段由“还要”引出“运作者(法律人)”这一话题,谈及运作者(法律人)在法律中的重要性,最后由“因此”得出结论,要让公众理解法律的精神,就必须要有运作者(法律人)的参与,C项当选。
【错解门诊】
选择C项的原因在于浮于选项的表面,没有深入的理解选项的意思。乍一看,C项出现了“法律机构”“运作着”这些关键词,就觉得肯定选这一项了,但仔细推敲一下,C项本身是存在问题的。C项的强调的重点是“法律条文的意义”,而文段强调的是“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心”,两者之间不能划上等号,由此可知C项肯定是错误的。
【正确解析】
D。文段首先指出普法教育活动并不能深入地促进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接着以“换言之”引出文段的主旨──以法官为核心的法律人团队,才是法律最根本的载体,并对此观点进行了详细阐释。由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的是法律人的职业活动对公众建立法律信仰的重要作用,D项正确。
【指点迷津】
意图推断题是片段阅读中的难度最大的题目,要推断的是作者论述的目的或“言外之意”,一般的解题方向是通过分析文段讲的是什么,推断作者讲述文段内容是想说明什么、想告诉他人什么。但选项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
(1)无中生有,所述内容在文段中没有根据。
(2)文段虽有提及,但未反映作者意图。
(3)仅是复述文段,未涉及作者意图。
(4)过度引申,以致缺乏根据或超出话题范围。
(5)以偷换概念等方式曲解文段本意。
上面例题中的C项就属于偷换概念,把“法律条文的意义”等同于“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心”迷惑了考生。因此,我们在做意图推断题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一找到关键词就自以为选对了选项,放松了警惕,还要再看看,选项中的概念是否与文段一致,只有都符合了才有可能会是正确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