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用“关系”解言语

2017-07-25 17:07:08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近几年来,随着考生考试能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考生对于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把握大都旗鼓相当。而言语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是容易忽视的一部分,大家都觉得汉语是自己的母语,不用复习随便选选就能拿个高分,但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考试将至,怎么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特别是逻辑填空实现质的飞跃?答案就是三个字——“找关系”!当然这个找关系不是说去找判卷老师给我们提分,而是去找文段当中的逻辑关系,进而去找答案的逻辑呼应点,选择正确答案。在考试中,很多题目只需要关注一句话或者一个关键词就可以锁定正确答案。下面通过真题来告诉大家这个技巧究竟应该如何应用。

  例1: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从组织直接捐助变到希望通过基金会来发挥杠杆效用,______社会的慈善家资源。基金会的兴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整个公益界开始形成行业,可以吸引人才,加强管理,使中国的慈善公益组织走上______化道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撬动 专业 B.整合 职业

  C.挖据 科学 D.吸引 正规

  【解析】答案A。第一个横线处之前的语境文字是“杠杆效用”,因此后文应该是“撬动”社会资源,“撬动杠杆”是固定搭配。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有些题来说,并不需要全部掌握题干信息所呈现出的含义,而是需要找到比较关键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词就可以了。比如,题干中的“杠杆”这个词,对于找正确选项来说就至关重要。

  例2:创新路上,中国科技正不断向各种高度、深度和广度______。而“精度”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科技创新的目标,也是______科技创新质量的标尺,神九展现的“中国精度”,实质上是创新______的结果,更是不断追求创新的号角。

  A.拓展 衡量 推动 B.扩大 考量 拉动

  C.延伸 丈量 驱动 D.发展 考察 促进

  【解析】答案C。“延伸”指延长。根据“高度、深度、广度”可知,“延伸”最恰当。与“标尺”搭配,“丈量”更合适。因此C项正确。

  对于这道题来说,我们其实只需要找到一个关键词就可以了——“标尺”,因为与它搭配的只有C当中的“丈量”一词。

  例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 B.坚忍不拔

  C.按部就班 D.一丝不苟

  【解析】答案A。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通过语境提示词“日积月累”、“不断求知”,我们得知作者强调的是不停地勤奋学习。

  这道题,可以找的关键词是——“不断求知”,四个选项,只有“孜孜不倦”可以表达这个意思。

  例4:刷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花钱方式,当我们用现金买东西时,购买行为就涉及实际的损失,我们的钱包变空了,然而,信用卡却把交易行为 ______化了,这样我们实际上就不容易感觉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脑成像试验表明,刷卡真的会降低脑岛的活动水平,而脑岛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脑区。信用卡的实质就是______我们,让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合理 麻痹 B. 抽象 麻醉

  C. 简单 迷惑 D. 概念 蒙蔽

  【解析】答案B。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通过语境“这样我们实际上就感觉不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表明信用卡把交易行为从“具体”变为“抽象”了。

  这道题中的关键词是最后一句话当中的“感觉不到痛苦”,结合选项,能表达这层含义的只有“麻醉”。

  专家发现,对于逻辑填空题,很多考生都是凭感觉,或者认为只有掌握很多词和成语的含义才能做对,于是习惯性地放弃或者蒙选项,那么这些考生在考场上就很容易失分。其实,在微分化并且言语占据半壁江山的时代,把握好言语的每一分都很重要,所以从思想上树立言语“找关系”这样一个意识,才能在有限时间里拿到满意的分数。今天的“找关系”法,是从近几年的真题中总结出来的,而这种趋势也将仍然延续。所以,大家在考试中一定要找到题干中的逻辑呼应点,关注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节省时间,提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