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备考:浅析主体排除法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运用

2017-07-25 17:06:58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言语理解与表达作为行政能力测试中一个部分,无论是从分值来看还是从题量来看它都是考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部分,可以说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得分多少是行测总分的基础分数,但是很多考生对于言语理解表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做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做题技巧和方法,很多考生在做题时根本不顾什么做题技巧单纯通过自己的语感进行判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学员没有明白一个问题——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为了帮助学员排除做题人排除错误答案,在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中其中主体排除法是解决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最好用也最实用的一种方法。

  我们都知道一段文字一定有它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必然与一定的主体或者论题相关,因此我们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类型的题目时必须明白文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以及文段的论述主体是什么。找到文段的论述主体对应到选项,选项中围绕着主体进行论述的才可能是我们的正确答案。比如以下这段话:“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略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论述的肯定不是氧气更不是人类而是闪电,因此正确答案的主语一定是闪电或者与闪电相关的表述。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肯定知道主体分析法主要是用在做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以及主旨化的细节题。其中我们在做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时经常运用。学员会担心这种方法对于他们的意义可能不是很大,在片段阅读题当中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占了题目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多,因此掌握这种做题方法对于学员来说很重要。那我们接下来就看看主体排除法在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中的运用。

  解答主旨概括题,我们的常用的做题思路就是两个:一个是从微观的关联词着手解题;另一个是从宏观的行文脉络入手。关联词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文章强调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行文脉络的方法我们能够知道文章哪部分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哪部分仅仅起到分述的作用,行文脉络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总领”全文的部分。不管是微观的关联词的方法还是行文脉络的方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文段的重点,也就是文段的主体。抓住主体才能很好地解题才能正确地解题。比如“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这段文字论述的主题就是探讨怎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文段给出了办法通过调整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经济转型以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我们在解答这道题时告诉同学们要抓住文段中的必要条件复句,其中条件是我们应该重点把握的部分。抓住条件仅仅是第一步,还应该明白这段文字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二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意图判断题,我们的目的就是推断作者的意图,推断作者的意图必须建立在我们对于文段的中心思想有明确的把握的前提下,因此对于作者意图的推断也不能脱离文段的主体。比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经济上乐于消费,政治上渴望稳定。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中间阶层的规模还不够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开始面临失业的威胁。如果政府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这段文字论述的主体很明显是中间阶层,因此我们对于文段意图的判断必须是与中间阶层有关的,结合文意中国的中间阶层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作者的意图很明显是希望解决中间阶层这些问题。符合这一表述意思的是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在主旨概括题以及意图判断题中,错误选项要么是主体错了,要么论述主体的属性和方面与原文无关,所有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服务这两点的。把握住这两点对于解答题目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