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6:53:27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昨天,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
“我们学校以人文社科类见长,不少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但是对于我来说,特别害怕听到某某某又被评上了长江学者、某某又被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这类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时,抖出的包袱一下子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因为他们一旦有了什么头衔,就会被人盯上,不少学校开出的优惠条件就来了,年薪100万+一套房子+2000万科研启动经费,有的甚至更高。”吴晓球继续道,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来说,科研不需要高精尖设备、不需要高大上实验室,人力资本是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就行。“重金”来了,一般人很难抵得住诱惑,“我就不断地请这些老师吃饭,做工作,但是也往往没有办法留住他们。”
吴晓球的发言引起了不少高校的共鸣。“不单单是人文社科类学科,理工类学科也是一样。”一所高校的副校长介绍,尤其是最近高校纷纷启动双一流建设后,这类现象特别突出。“比如,广东省重点扶持一批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名单已经出炉,省里扶持的资金也已经下拨,高校为了确保能上,到处‘挖’人,目前开出的年薪已经超过100万。”
“不仅到外省抢人,省内高校之间,也在互相抢。”江苏一所高校的副校长透露,前不久,苏南一所高校的一个人文类的学科团队就被南京一所高校整体“挖”了过来。
吴晓球认为,国内各校间通过高薪互相挖人,是一种“恶性人才竞争”,“学校培养一个名教授不容易,花了很多精力,而这名教授通常是学科的领头人,被其他学校用高薪挖走,不仅学校的学科链会断裂,人才培养等都会受到影响。”
与会专家认为,拔尖人才对于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之所以这样不惜血本抢人,和这些人才带来的学科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是分不开的,“很多‘大牛’一来,这个学科就起来了。”
“我并不是反对人才交流,合理的人才交流对高校的发展是有利的。只是这样用高薪挖人的做法,只会导致人才一切向钱看。”吴晓球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出来政策,规范高校之间的行为。
“集中资源打造某个学科时,看起来没有错,但是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一味地、没有风险控制意识地大手笔投入,从高校学术生态来看,并不健康。”上海一所高校副校长认为,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可以引入运动员俱乐部之间的“转会制度”,“挖”人可以,对原来的高校要有“交代”,支付一定的“转会费”,“这样高校才敢放手继续培育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