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2017-07-25 17:00:38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各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使得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意识显著提升,这种提升集中反映在创业自信的建立,以及多元化就业视角的形成。同时,在国家实施产业振兴计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市场环境也为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载体。然而,受到高校体制内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在大学生职业教育中也不时出现了教学形态老套、教学理念滞后等问题。与此同时,许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都不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更不用说有过自主创业的体验了。新时期若要将大学生职业教育落到实处,便需要不断夯实这类教育的基础。本文将围绕着“职业素质培养”这一问题,来展开主题讨论。

  一、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解构

  (一)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目前,大学在校生多为“95后”,这一群体所具有的人格特征表现在愿意尝试和具有独立的行动意识。这就表明,“95后”大学生群体无论在创业意识和就业意识上,都应强于以往的大学生。但这里也需要重视一个问题,即我国社会所蕴藏的浮躁心理和功利主义思想,也通过网络和人际交往深深地影响到他们[1]。若是不为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那种一夜暴富、“我的成功你也能复制”的心态,必然会使得他们逐步走向主流职业发展轨道的边缘。

  (二)充分的职业心理准备

  与主流媒体都在大谈特谈大学生创业不同,笔者更为关注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之前的心理准备,这里统称为职业心理准备。当大学生真正走向职场,当年那种集体主义行动纲领也就不复存在,在短期内必然会使大学生陷入到孤独、无助的心理境地。另外,创业和就业过程中所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非议,也将时刻侵蚀着大学生还不成熟的内心。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完成充分的职业心理准备,将对他们真正面对职业发展困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帮助。

  (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大学生之所以成为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首先就是他们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然而,受到当前社会浮躁心理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干扰,不少大学生沉醉于低端的市场兼职工作,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对此,应引起高校职业教育者的重视。事实证明,拥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将为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提供学习能力和意志支撑。这些都是他们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他们走向阶段性成功的内驱动力。因此,值得职业教育者的思考。

  (四)渐进的岗位学习能力

  这里的“岗位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职场中能根据创业需求和岗位需要,自主、自觉地完成各类知识的学习,从而来解决因此而带来的思维短板。之所以要加上“渐进”在于,这种岗位学习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以及高校在职业教育中也只能为此进行基本能力建构,而实际应用能力则主要依靠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来形成。

  二、制约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短板问题分析

  (一)职业教育体制方面

  高校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和开办职业教育活动的初衷在于,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前置性职业素质支持。这本身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升华,但却因高校所处的体制环境又显著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在体制内开设职业教育课程,使得无论是在教材编撰还是教学实施等环节都与市场发生着脱节[2]。或者说,因高校与市场之间的隔离,导致有关创业和就业教育无法与真实的职场环境相契合,这就难免使得目前的职业教育有流于形式之嫌。

  (二)职业教育理念方面

  目前,各所高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时往往习惯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促使大学生重视自己未来的就业问题,最终落脚于要珍惜大学学习时光,并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一教育逻辑体现出当前高校职业教育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封闭性,其次体现在教育思路的封闭性。职业素质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当下教育者在促使大学生做好职业心理准备的同时,也依然聚焦到在校专业学习中,这本身还是一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职业教育手段方面

  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大部分高校主要针对大学新生和即将毕业的老生开设了职业教育课程,并在校园内定期开展以创业和就业为主题的活动。同时,高校也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课程教学和活动开展。尽管高校在这一方面动用了大量校内资源,但在受到体制限制的情况下这种教育手段可能会走向“自娱自乐”。在缺少开发心态的情形下,在缺乏市场资源支持的状态下,局限于高校内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仍只能是教育形式上的创新,而无法将职业素质的内涵要求完全纳入其中 [3]。

  (四)职业教育评价方面

  针对提升职业素质的职业教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来完成教育模式。这就需要在高校职业教育中建立起控制系统,这一控制系统便是本文所说的教育评价机制。从现阶段所反馈的问题中可知,不少高校通过测试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创业和就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不少高校要求学生提交思想报告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此,笔者是反对的。首先上述两类评价形式无异于“掩耳盗铃”,而且这种教育评价机制方式缺少了对教师的约束效应[4]。

  (五)职业教育师资方面

  当前在高校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几乎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更不具备创业体验。他们大多来自招生就业部门,以及思想政治公共课教学部门。这就意味着,当前的职业教育师资无法满足“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充其量只能是为大学生做好充分的创业和就业心理准备。

  三、分析基础上的优化模式定位

  (一)打破体制的封闭性

  具体来讲,高校在实施职业教育时需要打破教育体制的封闭性,即建立起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界面来。在对职业素质的内涵进行解构时提到了“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问题,若要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仅靠职业教育教师的说教是行不通的,必须为大学生建立起“知行统一”的环境。因此,借助与市场微观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将能促进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目前,不少高校在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时,大多将其按照选修课或公共课的方式来实施。由于人为将其界定为需要拿学分的课程,这就导致在教育中充斥着说教的成分,而未能从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环境的现实要求出发,来进行课程教学探索。为此,在打破教育体制封闭性的基础上,应防止闭门造车行为的继续发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还应增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力度。

  (三)创新职业教育手段

  大学生群体是具有理想抱负的群体,特别是“95后”大学生更具有强烈的独立个体意识,以及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那么在对大学生这些人格特点进行合理引导的同时,在职业教育手段上还应给予适应性调整,或者说是创新。在增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以及促使他们能主动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就业需要相结合,这就要求应建立起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内的职业教育团队[5]。

  (四)完善职业教育评价

  完善职业教育评价需要从破除当前的问题入手,当前的问题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现有评价对象只是学生,从而未能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查,这样就无法完成彻底提升高校职业教育的质量;二是即使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也因不当的评价方式而往往导致职业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在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上,应从破解上述两个问题入手。

  (五)着力培养职教师资

  现阶段高校在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着师资瓶颈,这不但是能够胜任这一课程和开展这一活动的师资相对短缺,而且正在参与教学师资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为此,需要着力培养职业教育的师资。在打破教育体制封闭性的基础上,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进行培养,也可以通过鼓励教师挂职锻炼的方式来进行培养。

  四、定位驱动下的教育模式构建

  (一)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教育体制

  随着高校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以企业订单班为代表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已经逐渐成形。这就表明,高校是拥有市场资源的,而当前的问题在于如何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功能。这里指出,需要建立起与合作企业之间的职业教育体制。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邀请企业管理者前往高校为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通过这些管理者的亲身经历和与之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促使大学生反思自己不成熟的职业观念,而把浮躁的心态平复下来走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另外,还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前来为大学生做讲座,优秀校友并不局限于在校成绩好的那类,还应把在本职岗位上取得成绩或自主创业较为成功的校友邀请前来做心得报告。

  (二)突出职业素质下的教育理念

  在解决短板问题的思路下,当前在针对大学生职业教育上应夯实职业观教育、职业心理教育,以及增强他们的自组织学习能力。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职场有一种害怕的心结,这或许与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有关,而且产生这一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不错、在校行为品行端正的群体。为此,在职业教育中还应注意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

  (三)协同联合下的教育手段创新

  笔者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应脱离专业课学习这一基本环节。因此,在建立起学生专业自信,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职业自信的目标下,应形成协同联合下的教育手段创新模式。即,专业课任课教师应在课堂和实训教学中,突出“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方式,以及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导向的学习能力,这样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教育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则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心态。

  (四)建立双管齐下式的教育评价

  所谓双管齐下式的教育评价,首先便是要针对教师和学生分别建立测评机制;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时应突破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局限性。对于前者而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考查教师教学能力和质量上。从尊重现实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应对他们的备课情况、创业与就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性评价,这样可以为教师的自我完善提供自主的空间。目前对于教师的评价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或许与职业教育的课程地位有关。对此,可以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学校评价等多渠道来展开。在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上,应以社会实践和方案设计为补充内容。

  (五)构建多元化的师资培养途径

  多元化的师资培养途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针对校内师资的培养;第二,针对校外师资的教育能力重塑。前面已经指出,针对校内师资的培养应着力从教学意识和增加个人体验上下功夫。其中的重点是增加个人体验,所以高校应鼓励这些教师利用假期前往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顶岗锻炼。针对校外师资的教育能力重塑,关键在于使他们懂得自己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高校在职业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

  五、问题的拓展

  (一)充分利用专业课程中的实训环节

  企业对大学生的初始要求大多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这说明,企业对于高校有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期望值并不高;同时,基于现代生产企业资产专用性高的特征,刚毕业的学生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为此,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在实训环节中增加“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在企业活动中是普遍开展的,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团队成员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精神。

  (二)积极运用体育教学中的定向运动功能

  定向运动是一项学生体育项目。它具有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及识图能力。因此,它符合增进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例如,在体育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相互进行比赛;比赛可以是类似于“寻宝活动”的内容,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寻宝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各团队的智慧,最终共同完成一项搜索任务。这样一来,就满足了上述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讨论,不难知晓,只有紧密围绕着“职业素质”教育,才能使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中界定好自己的职能边界。推动高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在于配置好两类教育资源,其中如何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态势,应是高校管理者所应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