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条”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荣誉即是责任

2017-07-25 17:01:48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现在满世界都是屠呦呦了。”当无数记者都在找她的时候,这个世界瞩目的老太太卷着裤腿,穿着一件对襟汗衫,用带着浓浓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如此吐苦水道。  

  10月5日,电视新闻中传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研究,诺贝尔奖表彰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一时间,屠呦呦这个略带稚气又不失可爱的名字铺天盖地地闯入了国人的视线。大家纷纷在问,屠呦呦是谁?中国人终于获得了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奖?

  屠呦呦,出身系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2011年,屠呦呦因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而被授予拉斯克奖,曾引起过外界关注。设立65年以来,这是该奖项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到那时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拉斯克奖同时还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因此当时人们便纷纷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而结果,不负众望。

  以身试毒,实验191次终成功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了全国60多个单位,500名科研人员,大家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屠呦呦从我国古人将青蒿泡水绞汁的记载中获取灵感,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后,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身先士卒,毫不犹豫地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以身试药,获得了喜人成果。

  屠呦呦的老伴儿李廷钊说,那时候她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脑子里心里全都是青蒿素,回到家时带着满身的酒精味,甚至因为以身试毒而患了中毒性肝炎。  

  生活中的“粗线条”

  获奖之后,屠呦呦并不愿意接受过多的采访,加之之前国人对其并不熟悉,住在北京老胡同里的老太太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朋友们却都透露,屠呦呦在生活中是个十足的粗线条“马大哈”。

  作为一名女科学家,屠呦呦一心都扑在研究工作上,对于家务、煮饭等都并不精通,全权由先生做主。也没有一般女孩子那样细致、井井有条,常常会找不到东西,有一次甚至因为走下火车看风景流连忘返而被落在站台。

  先生李廷钊说着妻子种种“糗事”时眉眼有浓浓温情,这对相伴走过大半辈子的老夫妻在吵吵闹闹中氤氲着别样温暖。

  荣誉越大,责任越大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一再强调: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位时常被称为“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背景、不是两院院士的老人始终回避谈及自己。

  半个世纪前,接受这项任务的时候,屠呦呦就从不曾考虑过荣誉这个事情,她只说,荣誉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荣誉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被称为“青蒿素之母”的屠呦呦试验了190次都失败了,第191次才得以成功。  

  科学的精神在于坚持,学习ACCA也如是。如果你连在高顿网校看几次网课、做几道题目都坚持不下去的话,只能说,你的“诺贝尔”永远不会落入你手中。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眯着眼,抿着嘴笑说。

  本文作者Yvonne,来源高顿网校ACCA。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aodunacca),掌握最全面ACCA政策以及学习方法,更有在线小编为你解答各种困惑,会说话的公众号,你见过吗?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