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7:00:14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近日,据媒体报道,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从明年开始,全国将加强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把离校未就业、不就业的毕业生纳入统计范围,据此服务、帮扶。这一举措,旨在促使高校从以往简单关注初次就业率到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转变。这,是否会给即将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呢?
教育部透露│明年开始,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
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201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将打造升级版,完成三个转变:从传统的关注初次就业率转向提高就业质量;从重视推荐毕业生转向关心学生成长;从就业部门向教学部门的简单反馈,转向协同育人。
该负责人还明确,从2016年开始,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其中,包括不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工作。比如,第二年考研、出国的学生。“统计是为了更精准地服务、帮扶。”高校就业工作重心、方法和评价标准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促使高校就业工作重心、方法和评价标准发生转变。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宁小华透露,就业工作重心由过于依赖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向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转换能力改变;就业工作方式方法由行政化、公式化向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就业工作评价标准,由就业体系内的小循环,向强调招生培养大循环转变。
观点碰撞│消息一出,有人支持,也有人担忧
支持:加强未就业统计,“剑指”高校高就业率注水
“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既是教育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管理、服务的延伸,也是提升大学教育信誉、破解‘读书无用’认知的有效解药。”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据河南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介绍,眼下是人才招聘的淡季,但仍有很多离校大学生未就业。原因很多,如,家庭条件比较好,家人不急着催促其找工作;因个人学历、能力等原因难以就业;眼高手低、对工作挑剔或想创业等。
“统计好这类毕业生,恰恰有利于教育部门进行更精准的帮扶、服务。这无论是对毕业生,还是对教育事业本身,都是好事一桩。”该专家在受访时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高就业率”一向是国内各高校招生简章上最吸引眼球的噱头,然而,这仅仅只是“看上去挺美”,就业率注水,早已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公开秘密”。“把未就业、不就业的毕业生数据摆到明面上,或许能防止就业率‘注水’,因为有多少人没就业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担忧:高校统计,如何确保真实性?
“统计未就业毕业生本是件好事,但如果统计方是高校,如何确保统计的真实性呢?”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消息一出,网上不少人对此存在疑问和担忧。
记者采访多位已毕业的大学生了解到,有些学校为追求高就业率,用奖励方式要求学生在毕业前签就业协议,还有少数学校则直接要求不签就业协议,暂扣毕业证、学位证。这样,就业率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那么,未就业的统计,又如何保证真实?
有业内人士建议,统计未就业毕业生不能仅仅是简单登记和数量汇总,而应把统计过程当作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与走访,摸清未就业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难、所盼,以期有助于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引导、能力培训和困难帮扶。
河南│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
我省人社部门已推行多年
通过统计毕业生信息的方式,进行跟踪服务、帮扶,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成功率。这种做法,早在2013年就已在我省全面推行。
记者从河南省人社厅了解到,2013年9月其曾发出通知要求,为提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有就业意愿的当年应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登记范围,其中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
在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的同时,人社部门将为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准确记录个人基本情况、求职意愿及其他就业服务需求。其中,对有求职意愿的,进行求职登记;对未就业的进行失业登记;对已经就业的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对已接受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要记录其接受服务和享受政策情况。
政策实施几年来,效果如何?郑州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李晗在受访时说,通过实名登记,我们在市场对外开放的“郑州人才网”上为所有已经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建立了人才库,用人单位可登录查询人才信息,找到合适的直接联系对接。
“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入库后,等于为他们搭建了跟用人单位对接的又一个平台,有利于推动他们成功就业。”李晗说。
建议│统计未就业毕业生后
跟踪服务更重要
采访中,在郑州某高校读大四的小周也得知这一消息。他告诉记者,统计未就业大学生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统计的层面,后续服务、帮扶跟不上的话,统计的效果也难以达成。
这一担忧,得到了众多2016年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认可。
对此,相关人力资源专家建议,统计未就业之后的跟踪服务更重要,这需要相关部门改善工作方式、优化服务质量。首先,统计数据要准确,才能为细分化服务创造条件。例如:美国就业率统计以多个统计主体多维评估体系为特点,并对毕业时、毕业3个月后、毕业9个月后的就业率统计追踪,保证统计的准确性。日本以成熟的后续服务著称,一方面依靠学校进行统计汇总,另一方面则依靠第三方咨询公司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保证数据的客观。
摸清数据之后,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得“因人而异”。数据既要有总量呈现,也要有结构剖析,包括专业、性别、地域和学校种类,未就业的原因是基于主观还是客观,都应细化,然后根据数据分析原因,提供解决方法。
“另外,教育部门的未就业毕业生数据还应跟人社部门共享,借助人社部门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架起桥梁。”该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