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洗牌的深层含义

2017-07-25 17:04:25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职业资格考试取消

  2014年6月、8月及11月份国家分三批共计取消142项职业资格,这其中包括一度名头响亮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保险精算师”“注册建筑师”和 “中国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与此同时,部署地方取消自行设置的570多项职业资格,另外难计其数的由各种名衔的协会或社团自行颁发的所谓职业资格也在被取消之列。根据国家部署,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

  职业资格洗牌的前因

  我国从1994年开始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原则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入类职业资格,另一类是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准入类职业资格具有行政许可性质,国家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置;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一般不具有法律强行性及政许可性质,是面向社会提供的人才评价资格证书。

  20年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国家管理人才和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制度,被写入劳动法。此后,催生了各部门和各地方在职业资格发证资格方面的 “占山为王,各自为政”,从而促成了时至2013年上千种资格证书的局面呈现,甚至出现一个行业有多达十几至几十种职业资格的怪象。 此怪象带来的结果是: 一是,令持证者就职业资格准入许可的合理性产生迷茫;二是,在真假职业资格问题上产生错觉;三是,令持证者手上拿着一大把证,可就是找不到工作从而产生困惑。显然,职业资格与就业产生脱节,证书管理混乱,这违背了劳动法的本意。这一切背景促成了2014年国家实施职业资格大洗牌的决心和行动。

  据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介绍,按照国务院要求分批取消资格许可事项,这里所指的“资格许可事项”主要是指取消一些准入类职业资格:对没有法律法规设置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对有法律法规设置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并不密切、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进行管理的,按程序提请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

  张立新指出,取消职业资格,不是指取消所有职业资格,更不是指取消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作为人才评价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张立新还表示,在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中,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要按照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消除不必要的就业创业门槛,杜绝乱考试、乱发证的现象;二是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对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目前掌握的原则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一律取消;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也要予以取消,确有必要保留的,经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后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管理。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孙建立透露,据不完全掌握,到2013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达到了1100多项,其中国务院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有560多项,地方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有570多项。

  职业资格洗牌的积极意义

  事实上,2014年职业资格大洗牌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其一,理顺政府监管归口系统(人社部归口职业资格监管),约束政府权力,促进依法行政,界定政府和企业相关职责。显然,国家的职责是建立和批准人才考核标准,企业依国家批准注册的职业资格来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企业有组织、有系统和有法律依据的出面来界定职业资格和认定人才,并有标准和有依据对认定的人才发放一定的岗位任职补贴。这就从根本上理顺了国家与企业在职业资格方面的关系,从而彻底铲除非法职业资格所能存在的土壤。2014-2015 年,中国将彻底告别延时了20年的大面积的假冒伪劣职业资格横行时代!接下来,让国家认证的合法职业资格该行使什么权利就行使什么权利,该享受什么待遇就享受什么待遇。

  其二,针对职业资格“该准入的就准入,该评价的就评价”,职业准入许可管理应合情、合理、合法。事实上,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依国际准则,均支持 “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有直接关联的职业应持证准入上岗”,其他职业则宜采用评价类标准考核从业人员岗位胜任状况。毋庸置疑,2014 年职业资格洗牌推动了中国职业资格制度国际接轨步伐。

  其三,遏制权力寻租和“花钱买证”乱象。整治市场秩序,取消一些如同鸡肋的职业资格许可,可以达到釜底抽薪之效,让各种乱象失去生存土壤。 2014年职业资格大洗牌,教育了民众有关职业资格的合法性和严肃性,更为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指明了辨别职业资格证书真伪的标准和依据。未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会按照下述原则核实证书的真伪,从而决定该持证人员是否享受单位的高技能人才的特殊福利待遇。核验内容包括:

  1、人社部网站公示的职业资格项目目录;

  2、企业人力资源部收到的国家相关文件;

  3、职业资格持证人员的证书原件;

  4、人社部网站公布的职业资格持证人员的个人信息。

  以职业大典为旗帜,国家正逐渐完善清单目录式的职业资格管理模式,纳入目录且获得国家注册的职业资格可以开展相关认证活动。相关工作包括:修订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完善职业标准,健全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体系,制定出台职业资格设置管理条例,实现对职业资格的依法管理,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担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认定的具体办法。

  透视职业资格洗牌后的正能量

  从国家层面分析,实施这次职业资格大洗牌是从2008年开始的(落实国发[2007]73号文精神),前后历时了几年的时间。从2014年开始陆续对外公布清理后的结果。以下是此次职业资格大洗牌所要达到的目的:

  1、明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国家职业资格审批和归口监管的唯一国务院部委。如同教育部归口管理“学历证”一样,人社部自2014年之后将全面实施对“职业资格证”的归口管理。显然,职业资格具有国家属性和法律属性。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维系着中国13亿人口的就业素质和就业方向问题,国家高度强调发证工作的规划性、归口性和法律性。显然,各部门/协会/地方不能随便乱发本属于国家权限范畴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国家将努力推动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挂钩”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事实上,如果理不清楚“真假”与“合法”职业资格的属性身份,就不可能实施有效和正确无误的双证对接。“双证对接”将有助于减小人才培养的盲目性,通畅人才就业的渠道,缩短人才成熟的培养期,提升国家指导、学校培养与个人成长规划之间各环节的有效衔接。

  3、国家正努力推动让企业在未来分担“为高技能人才提高工资和发放补贴”的责任,把以往由国家财政承担的对高技能人才实施补贴的责任转嫁给企业 (这就如同数年前国家已把发退休金的责任转递给企业,并规定企业一定要履行给员工买养老保险的责任一样)。公众注意到:2014年6月,媒体公布数十个省已取消对高技能人才实施财政补贴的消息,在此之前(2014年5月),国发[2014]19号文明确“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这“一取消”和“一鼓励”的配对政策,鲜明揭示了国家人才鼓励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上,近十年来国家各种文件和规划就已经开始倡导“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提薪或加补贴”这一国际接轨的未来趋势,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陆续开始为其取得职业资格的相应岗位员工提薪或加补贴了(幅度在几百元至几千元/每月之间)。

  总而言之,2014年职业资格洗牌大面积和深层次触及了关联部门和被取消职业资格项目持证者的权力和利益,引发了社会广泛的猜测和质疑,致使不少媒体和个人对2014这场职业资格洗牌产生曲解。鉴于对20年来国家针对职业资格领域出台的数十个文件的系统研究,作者特发本稿以示评论,目的为疏导世人正确解读和领会国家精神,从而阳光和积极的面对职业资格制度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