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7:25:44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近日,某论坛曝出《高校学籍遭10元甩卖,冒死偷拍现场交易照》的帖子,该帖图文并茂地呈现了高校学生以10元一条的价格将个人学籍信息甩卖的“盛况”,引发网友热议。截至16日16点,该帖的点击率已高达近12万次,有1022位网友参与讨论。学生甩卖的是哪些学籍信息?是谁在买这些学籍信息?买来的学籍信息到底有什么用处?
甩卖学籍
学生在填写信息
“10元甩卖学籍”引发热议
9月15日,网友“姜振菲”在某论坛发布一篇名为《高校学籍遭10元甩卖,冒死偷拍现场交易照》的帖子,该帖图文并茂地表示:在某高校校园里,有几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举着写有类似“回收学籍:十块,十块”的广告单,他们四周围着一些学生,正在填写姓名、学号、电话号码等学籍信息,填好后即可获得10元现金。
该帖引来许多网友的关注与评论。有不少人对学生的学籍信息安全表示担忧。网友“余失pc忆”说:“现在有很多人拿别人的身份信息干坏事,这学籍可是唯一的,能随便就贱卖的么,大学生都太单纯了。”
学生参与可获各种奖励
16日,记者对主城各大高校学生采访后发现,该帖爆料中的甩卖学籍信息并非少见,在公司为推广APP给予学生奖励时经常会发生。
“通常我会填写姓名、电话,学号则较为谨慎。如果是知名公司,我就愿意填写。”西南大学大三学生谢华君(化名)告诉记者,身边有很多同学乐于参与这类活动,不仅可以体验APP的新特点,也可以获得一些礼品,“有时,我们体验后觉得没有意思,就会把信息删掉。”
今年21岁的秦月(化名),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大二学生,她曾做过APP校园代理。“我主要负责APP推广,每邀请一位同学下载可获得2.5元,收益可观,可贴补生活费。”据秦月介绍,这种营销活动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学生扫二维码下载APP,填写姓名、手机号获得小礼品;二是学生下载APP后,填写姓名、学号、手机号通过验证,获得现金或虚拟红包;三是学生分享或邀请好友下载APP,获得现金奖励。
公司:在校园推广理财APP
经记者调查发现,帖子中提到的“10元甩卖学籍”事件是由一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策划的理财APP推广活动,学生下载注册该APP通过学籍验证即可获得10元现金收益,通过分享邀请好友下载该APP后,还可获得1~8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我们是为了鼓励更多学生下载注册其APP开展的营销活动。”该APP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活动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推广范围涉及到全国多所高校。
对于学籍验证,该工作人员解释说,填写学生姓名、学号等信息,只是为了验证学籍信息,确认是不是学生身份,并不会为此付费,也不会向外泄露隐私。“但我们是和第三方公司合作,由他们派遣学校代理进行推广,没想到会出现买卖学籍信息的情况。对于网传的信息,我们并不知情,具体情况正在调查。”
声音
学校:学生不要随意泄露学籍信息
16日,据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崔光军介绍,商家如要开展推广活动,须由学生社团提出宣传场地、宣传内容等各方面的申请,再由党委宣传部和保卫处进行审批,整个过程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
“我们不赞成商家在推广过程中涉及到学生学籍信息,也不赞成学生为了利益拉动其他学生参与,如发现,则会对他们进行劝导,加强教育。”崔光军告诉记者,学校会定期对学生进行防诈骗、安全防范教育,“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自身权益的保护,不要随意泄露个人学籍信息。”
提醒
泄露个人学籍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西南政法大学朱老师也表示,大学生随意泄露个人学籍信息存在安全隐患,有可能会引来不法商家的短信、电话骚扰,还会引发诈骗行为,危及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如果学生证号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以通过学生证号登录学校网站随意篡改个人信息,或者假冒学生进入校园进行非法行为等。
“若以非法目的,故意泄露他人信息,属于犯法行为。”重庆锦扬(江北)律师事务所潘兴旺表示。
延伸
互联网行业为何进入校园开展推广活动?
16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李欣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APP之所以要进校园推广,主要是因为APP简单方便、门槛低,迎合了当下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更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