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鼓足“赣”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2017-07-25 17:26:33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江西财经大学参加菁英领袖培育项目的学生们正在进行拓展培训。(朱海琴 喻春龙 摄)

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的学生们。(资料图片)

  南昌航空大学李清华博士(左二)在指导本科生做科研。(资料图片)

  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江西省历史性突破…… 

  江西中医药大学刘红宁教授主持的“‘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改写了江西省无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历史…… 

  在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江西省获得2项金奖(全国共34项)…… 

  是什么让江西在短短几年内取得这么多国家级的顶尖大奖?是什么让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实现这么多历史性突破?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深入江西多所高校采访,寻找当地创新创业教育华丽蝶变的答案。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惟班” 

  每天清晨6:30,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总有一群学子早早起来,排成方队,半小时的晨读、五分钟的晨播报,七点多开始半小时的晨跑。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恶劣天气,都雷打不动。 

  累计三次迟到或早退,或日常活动有一次无故缺席,学员即被自动淘汰;有些被淘汰的学员即便成为“编外”学员,也愿意参加这些活动…… 

  这些特殊的学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双惟班”学子。 

  “双惟班”是一个打破学科、专业、班级概念,精心设置的课外班,类似学生社团组织的性质,不设任何门槛,学生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经过一年的一系列淘汰式考验后,第二年才能正式加入该班,进入专项训练阶段。通过者可以获得初级双惟学子证书,连续坚持三年的可获得中级双惟学子证书,连续坚持四年的可获得高级双惟学子证书。 

  最令人佩服的是,这些学子完全都是自愿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 

  说起创办双惟班的初衷时,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红宁一语中的:“我们瞄准的正是学生的基础素质。” 

  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事业长期而深刻的变革。刘红宁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校:一是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而不大幅增加办学经费?二是如何增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单科性行业院校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 

  江西中医药大学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存在“五多五少”的困局,即理论多,实践少;关注精英群体多,面向全体学生少;注重专业素质多,注重基础素质少;外在激励多,自我激励少;注重投入多,注重实效少。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刘红宁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全新理论和观点,并基于“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精神,于2006年创办了双惟实践班,即惟学惟人实验班。 

  在“基础素质”理论的顶层设计下,江西中医药大学构建了以“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为培养原则,以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为培养内容,以激励机制、内化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为培养路径的“144”双惟实践模式。 

  开展心理素质训练项目,即“三晨一周末”活动,双惟实践班的同学不论春夏秋冬都坚持晨跑、晨读、晨播报和周末活动,把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圆满;开展思想素质训练项目,双惟实践班的同学一进校就选择几项公益项目,在大学期间坚持做下去;开展学习能力训练项目,突出双惟实践班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训练,等等。 

  双惟实践班的所有活动,都由学生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日常管理由班委、队委负责,而班委和队委实行轮值制,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同时,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增强了奉献意识和管理能力。 

  10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制定了覆盖整个培养过程的教学文件与管理制度,固化了双惟实践模式,保障了该模式的操作性、规范性、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双惟”证书成了学子们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金牌”通行证,很多到江西中医药大学招聘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双惟班’的学生吗?” 

  最终,“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获得了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江西高等教育该奖项零的突破。 

  “更新教育理念,这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步。”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说。 

  在2015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江西省提出“高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推进以‘强化基础、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为特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即,江西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教材建设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从2015年起,江西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卓越工程师、医师、律师人才培养计划”、“金牌讲解班”、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本专科联合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等试点,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鼓励支持高校创办了76个创业学院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全省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了创新创业资源,理顺了高校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 

  此外,江西还组织了全省近百位专家编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分本、专科两册)、《大学生创新创业经典案例教程》等三本省编教材。这是全国最快最早出版省编教材的省份,得到了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学生创新评上教授 

  “没想到,凭借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还能评上教授。没想到,学校职称评定工作会如此真刀真枪。”陈涛老师连用两个没想到表达自己的感受。 

  陈涛老师,是南昌大学理学院教师。屈指算来,从1995年南昌大学第一次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到现在已经是第二十个年头了。在二十多位指导老师队伍里,陈涛是加入最早、坚持最久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每年都有学生获得一等奖的指导老师。 

  去年5月,陈涛指导的南昌大学代表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国际一等奖7项,是该校参加美国数学建模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每年的5月份,南昌大学大批学生报名参加,仅2014年就有上千名学生报名。6月份初步甄选出150人在暑期进行40天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方式,选拔由63人组成的21支队伍参加国赛,最后从国赛结果中选拔出9支最精锐的队伍,参加美赛。 

  在整个过程中,每年在寒暑假,都各有一次培训。这也就意味着,20年来,当其他教师正在休假的时候,也正是陈涛和他的同事们最忙的时候。多年下来,陈涛带领出一支有着丰富经验阅历、扎实基础的教师团队。他们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内容,耐心指导学生。正是有了这么一支精锐的指导教师队伍,才取得了南昌大学从2005年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共获国际一等奖项22项,二等奖项28项的好成绩。 

  去年,南昌大学修改了职称评定办法,把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大赛获得创新学分,作为评定教授的必备条件。 

  陈涛,因为指导学生参与国际大赛的勤奋与努力,评上了教授。 

  而类似在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师队伍上的变化,正是源于政策的导向。 

  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江西省提出:“支持应用性学科专业的在岗教师同时成为对口行业企业的工程师,建立教师与企业间长期的技术服务关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时,应将创业教育学术成果认定为专业领域业绩成果。江西支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对离岗创业的,经原单位同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 

  在南昌航空大学,广大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被同等对待;鼓励教师适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或课外实验实践项目,将科研成果和研究项目是否有本科生参与研究、是否转化为教学内容或实验项目作为课题评审验收的标准之一。 

  学校的鼓励政策,全面点燃了广大学子的创新创业激情,有效扩大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2016年荣获“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称号的“80后”“科研大咖”李清华博士常年带本科生做科研,其“多看文献、多做实验、发散思维、勇于尝试”的教导,已经成为学生团队的座右铭。陈子晗,2015届本科毕业生,从大二开始进入李清华老师实验室,在李清华指导下完成的两篇高影响因子论文,让她顺利走进有光伏专业“世界第一”美誉的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学院,以全额奖学金直接攻读博士。 

  江西环境职院构建了“创业就业经纪人”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各二级学院组建了以任课教师、专业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创业就业工作服务队伍,为顶岗实习和就业未满一年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 

  目前,与2014年相比,全省高校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由1376名增至2094名,增长了52.2%;全省高校有388个教师创新创业团队,在岗参与创业教师达千名。 

  关键词:协同创新 

  政府、学校让他有了底气 

  “总书记,我来自江西,在南昌大学工作。”1月8日,带领团队改变全球LED产业格局的江风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15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证书时答道。 

  在一个欠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中进行自主创造难度有多大?从最初靠南昌大学贷款60万元筹建材料科学研究所,缺钱、缺人才的江风益走过一段漫长的跟踪国外先进的衬底技术。最终,江风益及团队启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在获得江西省240万元的支持的同时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863技术支持的课题。 

  但该课题在300次实验之后,科研工作尚未入门,经费已经花掉90%,研究人员不断被挖走,江风益自己也收到发达地区乃至欧洲著名研究所的邀请函。为不影响南昌大学乃至江西的科研形象,江风益辞去行政职务,夜以继日地做实验,经常是一个礼拜不出门。这期间江风益因长期过度劳累,几近瘫痪。 

  而就在江风益研制成功蓝光LED外延材料和蓝光二极管,改写了我国大陆完全依赖进口蓝光的历史后,他却将目光对准几乎被判死刑的硅衬底LED研究工作,一时间饱受怀疑与非议。 

  “只有创新才能超越。”江风益坚持着,同时南昌大学从教育部拨付的4500万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款中拿出1945万元扶植硅衬底LED研究,这让江风益更有了底气。 

  最终,硅衬底LED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打破日美垄断,形成全球LED技术三足鼎立的局面。为让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晶能光电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从一个实验室技术到全球率先实现硅衬底LED量产,孵化出拥有十多家企业、年产值达50亿元的产业集群,江风益及团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以往单纯以科研为导向的思路,将科研成果与市场导向紧密结合,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这一思路也促进了江西省将高校科研成果评价从专业评审向产业化验证转变。 

  十九年磨一剑的江风益现在被称为“中国硅基发光之父”,而曾经他却因论文数量少,被视为“异类”。“科研重在转化,我们做的就是要突破关键技术,让技术对产业发展有作用。发论文不能成为评价科学家唯一指标……”江风益坦言,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自己和团队顶了多年的压力,也多亏学校及省里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2008年,江风益被任命为副校长,为了让他专心做科研,学校只让他分管一些研究方面的工作。 

  江风益及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江西省对创新的包容与支持。 

  “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在2月18日主持召开科技创新带头人座谈会上强调。 

  老区要发展,人才和科技是关键。为此,江西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建立了政府推动、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创新教育机制:以高校为牵头单位,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国家和江西重大需求,开展协同创新,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江西面向省战略新型产业和支柱产业,投入经费10亿多元,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2011计划”、创新平台“311工程”和高校科技落地计划等三大科技创新工程。 

  由最初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校办小厂,到以两家上市公司为运营主体,集医药制造、保健食品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江中集团同江西中医药大学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正打造创新药物和先进设备研发高地、推动国家医药产业走向世界。 

  在江西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江西省多所高校与园区企业共建了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56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研发平台、9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54个高校与行业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江西正搭建高校与政企产学研合作“立交桥”。 

  关键词:大学生双创服务体系建设 

  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 

  “当专家对项目提出质疑时,曾经迷茫过,但最终我们坚持了最初的个性定制道路。”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马力说。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和团队共同研发的《指尖上的陶艺》获得金奖及全国唯一的最佳创意奖。 

  景德镇因瓷而兴,但近年来,随着陶瓷市场的井喷及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产品同质化严重。“为此,我们开发了陶瓷垂直电商APP。以用户为中心,整合行业资源,变革生产方式,重新定义渠道,将陶瓷定制做的更简单,价格更亲民。”“指尖上的陶艺”指导老师章义来说。 

  章义来掏出手机为记者展示该APP,软件共包含手机淘瓷、私人定制、陶艺空间三大模块,为陶艺爱好者提供线上线下陶艺设计培训、陶艺创作交流、陶瓷作品展示评比、版权交易、企业委托设计等服务。 

  “可以说,这一个小小的APP后面代表的是景德镇整个陶瓷产业。”章义来说,“项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源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根植于当地肥沃的创业土壤,反过来陶瓷大学不断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为当地创业土壤加肥料。”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书记郭杰忠说,学校一直营造的是“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的文化氛围,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衔接互动的“学业、就业、职业、专业、产业”五业一体的教育体系,通过传承优良的创业传统、植根肥沃的创业土壤、培育完善的创业体系、搭建多元的创业平台、营造协同的创业机制等措施,培养肥沃的创业土壤。目前,陶大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高于全国高校自主创业率5个百分点。 

  培养肥沃的创业土壤,构建大学生双创服务体系,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江西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 

  “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方面,江西省已建成各类平台1775个,其中国家级创业平台62个。”叶仁荪介绍说,“全省高校设立的专门创新创业教学机构达到167个,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创业机构达到882个,今年上半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近1.6亿元。” 

  “跨海拾宝”“搭炮台”……一个个企业入职前培训的环节和课程都被搬到了江西财经大学的校园里。2015年4月,江西财经大学正式实施菁英项目计划。该计划引进高绩效思维优质课程,聘请企业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者授课,分批次、可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领导力、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 

  为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江西建立全省高校创新创业导师库。首批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政府有关部门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共47人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并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组建江西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库。 

  “无论是政策扶持、平台支撑、配套设施还是优质服务等方面,都是‘及时雨’。”在江西省教育厅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江西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刚毕业就选择创业的郭赞说。江西省教育厅为大学生搭建的这个集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一期投入3.8亿元完成建设,空间面积8000平方米,目前已遴选了5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在江西九江、赣州、抚州、景德镇等地有很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为入孵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项目推介等创业服务。江西要求各级政府清理出来的非办公类用房可按规定优先用于打造青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小镇等青年创业孵化平台。各设区市分别打造1-2个青创空间示范点。在全省高校相对集中的区域周边打造3-5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毕业未满5年的毕业生申请入驻。 

  此外,江西还完善了青年创业融资政策。省级财政每年注入一定资金,充实江西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使其每年保持1000万元的总量,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免息担保贷款等资金扶持。市、县两级也相应成立青年创业就业基金。 

  现如今,创新创业成为江西崛起的高昂旋律。仅2015学年度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在校生由16万余名增加至23万余名,增长了43.8%;在校生参与创业人数由3.3万余人增至4.9万人,增长了48.5%,创造经济效益4500余万元。(记者 禹跃昆 张圣华 徐光明 通讯员 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