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二课堂”:以美育完善人格

2017-07-25 17:26:21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近年来,学生文艺活动在北京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北大第二课堂美育氛围越发浓厚。琴箫同在,书画寄情,借艺术陶冶情操,以美育完善人格,这是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最好诠释,也是对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独特价值体系的回应。

  蔡元培之首倡,育一国之未来

  在中国,蔡元培是发现美育魅力之所在的第一人。1912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重,其中就包括“美感教育”。

  后来,蔡元培离开了北大,但他带来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和“五育并举”的理念却在北大扎了根。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美育展现出其独特的作用。深感民族危机之重的北大学子开风气之先,或以歌咏关心家国、有力发声,或参演戏剧,针砭时弊、凝聚人心,更不必提师生们以笔为刀,声援前线。美育之美,美在陶冶性情,更美在心系家国。

  进入新时期后,北大的美学学科建设再度复兴,美学教研室的工作恢复,艺术学院也于1997年成立,并专设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2013年9月8日晚,北大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走上了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为1400余名学校师生讲述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跌宕起伏的一生。这一部“教授写教授,学生演老师”的原创歌剧完整呈现出这位“当代毕昇”的成长之路与报国之路,以艺术魅力感染人、吸引人、教育人,让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的志气和力量,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家国天下的情怀和理想主义的追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重视美育不仅是为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也是为了北大精神的传承,更是为了国家、民族的进步和未来。

  开一国风尚之先河,承民族复兴之使命

  百年来,北大以天下为己任,追求进步,开风尚之先。

  1998年,为庆祝北京大学百周年校庆,一群学生开始着手创办校团委机关报,季羡林先生亲自为报纸题写“北大青年”四字为名。自此,《北大青年》走进了青年学子的生活。时代的车轮飞速运转,为适应90后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2013年,在团委指导下,《北大青年》做起了微信公众平台,以“聚焦燕园事,关注身边人”为宗旨,用文字连接信仰,用笔触解读家国情怀。时至今日,微信平台已拥有70000+关注量。

  《北大青年》是北大的缩影。从五四爱国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北大人一直怀抱激情实践理想,以天下为己任,遇曲直而疾呼,求应然之理,做应然之事。

  71年前的12月9日,数千名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之潮。71年后的今天,北大每年都会有三千多名师生参加“一二·九新生歌咏比赛”,通过这一传统活动,以此纪念前者,激励后进。整场活动中,服装、伴奏、舞蹈,各个院系在各个方面都以高标准的艺术手法展现院系魅力,让人耳目一新。

  物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王一出曾三度作为导演和合唱指导组织了物理学院新生一二·九合唱比赛。在院系第一次找到他时,他就坚定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在这个问题上,说真的,我是怀抱一点使命感的。”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他组织新生、兼顾排练、演出乃至服装。2013年,在北大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文艺会演上,王一出创作和排演的合唱曲《燕园千叠》作为最后一个节目登上百讲的舞台,呈现在了师生面前。

  承接“一二·九新生歌咏比赛”的百周年纪念讲堂见证了太多北大人的喜怒哀乐。从20世纪50年代的大饭厅,到如今能容纳两千多名观众的大讲堂,这座现代化讲堂已逐渐成为校园的文化中心,仅2015年就承接各类演出、电影、典礼等活动近800场,已成为学校“高雅育人”的重要课堂。

  以锐意创新之势,现北大人之胸怀

  鲁迅先生曾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2010年,在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的建议下,“笛箫学社”改名为“中国音乐学社”,其前身正是蔡元培一手创立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协会”。成立至今10年间,学社培养了全国唯一一个由非特长生组成的民族管弦乐团。2009年,学社邀请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毕明辉担任指导老师。乐团成立之初,毕明辉事必躬亲,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这些从未接触过乐团的爱乐者,亲自参与排练,培养学生指挥,指导社团方方面面的工作。

  时至今日,乐团已经可以为师生呈现高水平音乐会。2011年,学社在北京论坛上的一场音乐会引起了广泛关注。第二年,应爱丁堡大学音乐系之邀,学社乐团远赴爱丁堡,为当地的中小学生展现中国音乐的魅力。普及和弘扬中国音乐是乐团长期以来的心愿。十年间,从学社走出的爱乐者达万人之多;学社也将国外最新音乐学术作品译成中文加以推广。学社现任社长数学科学学院研一学生胡润杰说,学社所办活动拒绝自娱自乐,“只为自己开一场音乐会,不是北大人的胸怀。”

  一贯延续“美育”传统、坚持“兼容并包”的北大是学生社团发展的沃土。2014年颁布的《北京大学章程》将“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社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作为学生必须享有的权利列入其中。一直以来,学校十分关注各个社团的排练场地,吉他协会会长、物理学院大二学生李嘉铭说:“学校对于社团的支持越来越好,以前那些音乐类社团排练都在二教地下室,现在学校修了‘新太阳学生活动中心’,社团都有了自己专门的教室。”胡润杰也相信学社之所以聚集起非特长生群体,与北大一直以来的社团传统密不可分。“不光我们一家,整个北大一直以来有学生创造社团的风气,像山鹰社、自行车协会,等等。”

  如今北京大学登记在册的社团共236家,其中文化艺术类社团62家。不仅如此,校学生会每年都会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和“剧星风采大赛”。物理学院大二学生李宇帆将这两场赛事形容为“全校的狂欢”。“十佳”很多参赛选手偏爱原创,30年间,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原创音乐作品。近期,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者对原创作品进行了征集并推出原创专辑《此间》。

  北大一直保持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从未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通过第二课堂,我们也看到北大精神在历史与时代结合的过程中,越发丰满。(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