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发救助系统助失踪儿童回家

2017-07-25 17:26:17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这个人不就是前两天被送到我们救助站的人吗?”当团队成员带着“中国失踪儿童互助系统”软件走进大兴区救助站,救助站的负责人在系统后台指着其中一张寻亲照片兴奋地说。软件的开发者,是北京建筑大学里的一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他们采用地理位置信息服务、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丢失儿童家长可以上传照片信息,路人遇到可疑儿童可以拍照上传,人脸识别匹配随即启动,帮助失踪儿童早日回家。

  奉献爱心:

  教学科研富有人情

  “寻找丢失儿童,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孩子所在的地理位置,而这正是我们学院的专业领域,为什么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帮助孩子回家呢?”教师刘建华介绍,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建设了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承担了从国家级到省部级的大量科研项目。同时,学院还推行“本科生进科研团队”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一学生就有机会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在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中承担相应的工作,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综合能力。”该院院长杜明义介绍说。

  有了初步的构想,刘建华便带着学生开始组建科研团队。学院协调相关教师利用各自的空闲时间为课题提供咨询支撑,同时为团队配置了专用教室和科研设备。学院党委副书记冯永龙告诉记者,当这个科研课题在师生之间进行宣讲的时候,从教师到学生都表示愿意为社会做一份公益,献一份爱心,许多学生也纷纷表达希望加入团队的心愿。

  攻坚克难:

  科研成果方便实用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社会上的寻亲网站层出不穷,它们有个共同点,用户量巨大,动辄几万十几万,寻亲的信息量也巨大无比,几乎每分钟都有更新。由此缺点也非常明显,海量信息淹没率太高。如何既能让失踪儿童的信息清楚地展示在手机屏幕上,又能保证新信息及时录入、老信息随时调取成为摆在团队成员面前的首个难题。

  “我们对软件使用人群进行了分类,并据此设立了两个数据库用于储存和处理信息。”团队成员姚远说,“一个用于储存失踪儿童家长上传的信息,另一个则用来储存社会爱心人士发现可疑儿童后拍照上传的线索。”据负责技术开发的学生杨璐介绍,当任何一个数据库中有新信息录入后,服务器首先会将照片根据规定的大小进行裁剪,保留面部特征信息,随后立刻启动人脸识别进行数据匹配,并利用GPS将具体位置呈现在地图上,整个过程在用户端仅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这样,不仅保证了信息传播快速高效,而且让庞大的数据量得以长时间存留。

  早期版本的软件就是在这样的构思中逐渐成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成员在反复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团队成员冯亚飞介绍,安卓1.0版本中,失踪儿童的照片被直接以相框的形式标记在地图上,“照片多、数据量大,这样展示既不方便,又在感官上显得杂乱无章。”冯亚飞说。为此,他借鉴多款手机地图APP,调整设计方案,将失踪儿童的照片按照时间的顺序,在地图不同缩放比例的情况下进行显示分级,时间越近的显示越靠上。姚远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在突出处于营救‘黄金时间’儿童的同时,仍保证对时间久远的失踪信息随时进行查看。”

  教学创新:

  高校育人服务社会

  在“中国失踪儿童互助系统”手机APP推出后,测绘学院上下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利用假期,项目团队成员走出校门,前往多家公益组织进行宣讲,并与社会福利机构人员取得联系,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演示软件功能,建立了软件研发与推广合作良性互动。

  研发“中国失踪儿童互助系统”手机APP不仅帮助测绘学院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而且课题在推进过程中也发挥了跨学科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有了实践科目的考验以及多学科融合带来的丰富体验,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了高校育人方法的进步。作为教师,新颖的知识传授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科研成果转化入教学之中,通过一个案例掌握技术知识并推广至其他课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成果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从学生的角度,走出课堂,接触实例,抽象的概念不再难以掌握,学习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丰富的科研经历对日后的升学求职都有很大帮助。团队成员程昊说,“团队在任务分配之初就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能力的同学进行了合理分工,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课题成果实现带来的成就激励着每一个人。”

  刘建华告诉记者,整个软件开发、技术攻关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作为指导老师的自己“没有替他们写过一行代码”。今后,手机软件的运行维护还将继续完全交由学生掌控,科研团队也将继续欢迎更多的学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