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7:20:10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思考与理解则是数学的本质。学前教育阶段与其着重在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如透过日常实务操作,启迪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考力。
Q:有的幼儿园开始教数学加、减法,到底孩子数学该怎么学才正确?
数学重思考和理解。
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的学科,讲求的是思考与理解,不是靠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就能学得好。如果缺乏真正的理解,即使运算技巧再熟练,一旦题目稍有变化,可能还是无法正确作答。
毕竟,思考与理解才是数学的本质,计算只是辅助工具而已。而以重复演算为主的课程,其实无法培养数学高层次的逻辑思考能力。孩子可能因为不断练习,熟练计算步骤,而能快速算出答桉,但未必能知其所以然。幼儿时期数学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发孩子对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让孩子从生活中去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了解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式,而不是以培养计算能力为第一要务。
借具体事物、实际操作建立数学概念。
幼儿大脑发展尚未成熟,还无法理解抽象的事物,通常需要借助具体的物品,或透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思考学习。
举例来说,如果问孩子:「二加三等于多少?」他可能回答不出来。但如果问题变成:「爸爸给你两颗糖,妈妈给你三颗糖,那你总共有几颗糖?」也许孩子就可以很快回答出「五颗糖」。因为对孩子而言,「二加三等于五」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数糖果这件事,孩子会感到具体而有兴趣。
因此,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的最佳方法就是,借由具体事物或实际操作方式,帮助他们理解,例如:数钱、切蛋糕、分糖果……这些孩子既熟悉又感兴趣的活动。
其实生活中的事物几乎都离不开数学,像买卖东西、分配点心、看时间、看地图、倒牛奶、量身高、形状等,都必须借重数学概念来解决问题。因此,爸妈不妨多善用生活情境中常遇到的数学问题,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并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