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不能放任造假成为“潜规则”

2017-07-25 17:22:44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教育圈最近似乎切换到了打假模式,从假名牌大学、假名校培训班,到论文造假、成绩造假,以及实习证明造假……一桩桩,一件件,接连被媒体曝光。打假声四起之余,坊间纷纷热议:假从何来?

  表面来看,造假行为多发,与监管不严、利益驱动等有关。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24家网站假借北大名义开展培训,培训价最高近50万”一事。规模如此庞大,行径如此猖獗,牵涉利益如此深广,令人咋舌。倘若监管责任明确,力度到位,行动及时,断不至于此。不过话说回来,这类培训存在多年,泛滥日久,教育圈内人士早已见怪不怪。逐利的培训机构摸透了市场需求,社会上一些“不差钱”人士又渴求名校光环加身,双方各取所需,利益合谋也就水到渠成,至于机构是真是假,名校是否知情,培训得来的“证书”“文凭”含金量几何,早已不再重要。

  彼此心照不宣式的利益默契,在各类造假事件中颇为常见,慢慢也就成了所谓“潜规则”。既然是“潜规则”,自然拿不到台面上来,但却又真实存在着,并主导着很多人的行为。七月正是高招录取的高峰期,每年这个时间节点,都有一个相伴而生、如影随形的话题:高招诈骗。前几天,有媒体又报道了一则案例:沈阳一位家长经熟人介绍,花费50万元“人情费”,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结果女儿就读一周后发现,所上学校根本不是名牌大学,只要报名就接收学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家长之所以会拿出50万元做“人情费”,骗局之所以会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从一开始就以为“有钱就能解决问题”,并对“钱学交易”这类“潜规则”深信不疑。

  各类“潜规则”横行之下,一些教育行为逐步异化、功利化,各种造假也就在所难免。最近有媒体曝光了上海一家国际学校因成绩造假,被外方取消学分提供资格一事。国际学校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堪称迅猛,不少人把它视作“更接近于理想的教育方式”。但媒体调查发现,现在一些打着“国际教育”旗号的国际学校,也异化为功利的升学教育。在功利的成功观影响下,部分国际学校的办学仍立足于引导学生追逐名校,校方甚至不惜直接参与学生的成绩造假。

  造假是一种社会病,教育圈造假行为多发,与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造假还是一种传染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它会将“毒素”不断扩散。最近,央视曝光了“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发现造假行为涉及国内500多所高校,一篇造假论文的要价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在一些专业从事论文造假的公司,论文生产线由竞价部、企划部、顾问部、财务部、创作部等组成,从网络推广、寻找客户到联系写手、选定题目等,环环相扣,互相配合,流水线作业。黑色产业链的形成显然并非一朝一夕,而牵涉高校之多,又涉及本硕博各学历层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与打着名校旗号搞培训一样,论文造假俨然在部分高校毕业生中也成了一种“潜规则”。后者更为可怕的是,它发生在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范畴内,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种严重腐蚀。此事被媒体曝光,对高等教育和高学历人才的整体声誉,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要有效止损,单靠打掉社会上一些论文造假机构只能是扬汤止沸,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也很难立竿见影,当务之急是完善论文查重机制,同时高校教师和学术委员会要认真履职,严把论文质量关,避免因人为的敷衍塞责、人情因素等放过造假论文。此外,还要完善事后追责机制,对涉事学生、教师进行严格处分,狠刹不正之风,绝不能放任造假成为教育“潜规则”。

  不难看出,比造假行为本身更值得警醒的,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比教育功利化更可怕的,是“潜规则”横行。一些人对“潜规则”的迷信,更是众多骗局得以成功、造假行为屡禁不绝的根源所在。因此,比造假本身更该打的,是“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