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7:21:35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从地图上看,江苏无锡与新疆阿合奇的距离很远,一个是水乡,一个是戈壁,中间隔着4000公里;从教育上看,无锡与阿合奇的距离正在拉近,一批又一批江南名师来到边疆,把教育的种子播撒在了这里。6年耕耘,荒凉的戈壁滩上长出了一片教育新绿洲。
江南名师来到了戈壁滩
同心中学是阿合奇县唯一的一所中学。虽是当地的“最高学府”,但却因地处偏远,留不住好老师,也留不住好学生,学生考试成绩很不理想。2010年之前的那几年,没有一个学生能考上“内高班”,毕业生到内地上大学的机会也很少。
阿合奇县领导说,我们盖得起漂亮的教学楼,却办不了优质的教育,关键还是没有人。借着教育援疆的机会,阿合奇下了决心,任命援疆教师领队为同心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放手让无锡援疆教师干起来。
丁强,无锡新区新城中学德育主任、教学名师。2011年初,刚到阿合奇3个月的他,从县委书记手里接下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这个活儿可真不好干,就拿双语班来说,很多学生不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化学、物理这些科目,有的班级平均分常常只有十几分。
“既然来了,就得做点事情。”丁强立了一套规矩:由无锡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教研组每星期定人、定时间、定地点交流、学习。全校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听评15节课,校领导至少听评30节课。
戈壁滩上,从此多了无锡教师们忙碌的身影。丁强总是早上第一个到学校,晚上要等到寄宿生全睡下后才能下班。数学教师邵叶青推翻了自己多年的教案,把每个知识点都掰碎了讲,一学期下来体重骤减了13斤。教师陈其明心细,发现学生上课心不在焉,就会找各种机会与学生谈心,结果自己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
边疆师生迷上“锡味”教学
同心中学原本的师资力量不强,多数是特岗教师,师范生很少。在无锡教师到来之前,当地教师们多是对着书本教,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
语文教师厉夏杰在语文教研组开展文本重构课题,结果教师们交上来的教案着实让他捏了一把汗——内容基本来自网络,没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分析学生。厉夏杰带着同心中学教师古丽,从一节古诗课的第一句开始,重新备课。增加古诗背景的铺垫、朗读技巧等内容,最后还设计了“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环节。
第二天上课,古丽发现,学生们听课从未这样入迷,眼睛一直盯着自己。在最后一个环节,一名只爱放羊、上课经常睡觉的孩子第一次发言,说出了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学原来是这个样子。”古丽说。
当然,无锡教师也不都是“手到病除”。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强就很为教师们开展体育活动不够规范而发愁。没有集合,没有整队,教师们拿着一个足球就上课。在阿合奇,体育课很长时间都等同于孩子们自己踢球。无论刘强怎么强调上课的规范,教师们都无动于衷。
刘强使出一招——办运动会。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让孩子和教师们眼花缭乱。运动会开幕那天,孩子们喜笑颜开,全校学生的家长都围在校园外观看。教师玉素普说:“这样的体育才亚克西。”
从对“推门听课”不适应,到教师们自己钻研教学,如今,同心中学的教师们已经申请了十几项课题,还有教师代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参加了自治区比赛,这在原来都是不敢想的。老教师王保荣说:“我们现在上课有种幸福感,觉得干这样的事业很提气。”
阿合奇教育打了翻身仗
2011年6月,丁强迎来了援疆后同心中学的第一次中考。军令状如期兑现:9名学生被“内高班”录取,另有31名学生被对口援疆省市高中录取,这是同心中学建校以来考出的最好成绩。
此后,同心中学就像坐上了火箭,成绩一年比一年好。
2012年,71名学生被“内高班”及援疆省市高中录取,成绩创克州三县第一;2013年,80名学生被内地录取,再创克州第一。学习之外,同心中学还有校园文化艺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拥有歌唱天赋的柯尔克孜族孩子在全州甚至全自治区的比赛中屡屡获奖。
再后来,整个克州都流传着同心中学的“奇迹”:无锡的老师来了,学生们不厌学了,爱来学校了。学生尼亚孜晚饭得到了一个苹果,自己舍不得吃,悄悄地放在了无锡教师浦向峰的桌上:“您让我得到了第一个英语60分。”
家长们争着来到学校,要看看无锡教师到底什么样。一位维吾尔族老大爷骑着马来了,为的是给丁校长递上一支亲手卷起的莫合烟,连声夸“把娃娃教得好”。
越来越多的学生从阿图什、石河子等地转学回来,同心中学的生源一年比一年好,成为了克州响当当的名校。2014年,克州副州长海布努尔·玉山专门带队来到无锡致谢:“感谢无锡,感谢教育援疆这项政策。6年来,好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边疆,阿合奇教育打了翻身仗。”
无锡与阿合奇“牵”在一起了。音乐教师张磊完成了一年的支教任务,返回无锡,但他心里却总放不下那些孩子们,约定读大学时再见面;边境上的“小巴郎”也忘不了张老师,常常打电话,用无锡味儿的汉语给老师汇报成绩。
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无锡援疆教师传递着接力棒,把“锡味”教学留在了同心中学;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阿合奇教师来到无锡新城中学,学本领,又带着无锡的情谊返回边疆。
很快,新一批5名无锡援疆教师又要出发了,这份美好的情谊将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