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7:21:33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校园,是孩子成就梦想的地方。而在广西不少农村中小学,学生要做个好梦却不容易——一张床挤着两个大孩子;一个班级塞进六七十人甚至八九十人……
所幸这些问题正成为过去式。随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简称“全面改薄”)的推进,长期困扰广西农村中小学的“大班额”“大通铺”问题迎刃而解。
让孩子“睡得香”“学得好”
时值暑假,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初中却一派繁忙,新宿舍楼即将竣工,校领导和工人正忙着水电安装等收尾工作。校长白昌告诉记者:“我们要赶在秋季学期开学前,让学生们住上新宿舍。”
上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澄泰乡初中是全乡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由于床位不足,1000多名学生中有600多名要两人挤一个床铺,一间12个床位的宿舍,最多时挤住30人,学生洗漱和上厕所都得轮流排队。
两人同床的不便,初二学生覃腾庆深有体会:“一张床,一个人睡刚刚好,两个人睡基本就是侧躺着,整夜都不敢翻身。冬天,睡外面的同学被子经常被挤掉下床;夏天,睡里面的同学又吹不到风扇。”
孩子的苦衷,老师感同身受。“孩子们上初中后,个子蹿得很快,两个人一张床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也很不便。”一度一筹莫展的白昌终于喜上眉梢:“新宿舍楼启用后,将增加28间新寝室,每间12个床位,可以解决320名学生住宿,到时完全实现一人一铺。”
除了宿舍紧缺,教室也同样不足。梧州市万秀区工厂路小学,有一个班曾挤进61人,课桌顶到讲台,教室挤成一锅粥。如今,新教学楼建成后,班上只有46人,教室宽敞了。
从“大通铺”到“单人床”,从“大班额”到“小班级”,都得益于“全面改薄”工程的实施。广西自2015年启动“全面改薄”以来,已投入178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00多所,建设校舍面积1044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187万平方米,项目完成后将可增加学生床位37万张,逐步缓解“大通铺”问题,消除“大班额”学生数59万人次。
4种“战法”解难题
“全面改薄”工作就像师生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的一张“考卷”。如何将这张“考卷”答好?广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探索出“加减乘除”4种“战法”,将这些难题逐一破解。
“加”即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实施“双千计划”,到2017年新建1000所县镇学校,改扩建一批学校,实现“扩量”,以解决县镇、城区中小学校不足、学位不足等问题。
“减”即通过阳光招生,科学均衡编班、严把转学入口关等方式,缓解择校问题,切实“减”轻学校压力。目前,广西全部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均已实现划片就近入学。
“乘”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乘”数效应。为此,广西统筹安排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建立“市—县”“县—乡”“乡—村”三层结对帮扶。
“除”即均衡配置教师,通过落实教师编制政策,大力补充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逐步消“除”教师资源差距。创新支教走教模式,每年选派2000名优秀教师到乡镇及以下学校开展轮岗走教,目前共招聘特岗教师3.5万名,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8余万人次,逐步缓解因师资紧缺引发的“大班额”问题。
“经过前一阶段的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大班额’‘大通铺’现象已逐步得到缓解,一些地方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典型经验。”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说,广西将进一步疏堵结合、软硬并举,加强督导,扩大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到2018年,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现象;到2020年,广西小学班级人数将严格控制在45人以内,初中控制在50人以内,全面实现寄宿学生“一人一铺”,让壮乡儿女共享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