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堂,让安徽5万多村小学生有了线上老师

2017-07-25 17:21:31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启动电脑,调整摄像头角度,测试麦克风音量,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和平乡中心小学美术教师王艺涵在为下一堂课做着准备。这不是一节普通的美术课,而是安徽省为推动山区基础教育而建设的在线课堂。30平方米的教室里只有她一人,学生在屏幕的对面——远在3公里外的半山腰上。

  在线课堂,让8个孩子很期待

  和平乡在大别山东段脚下,按当地人的说法,从和平乡进县城要过99道弯。20公里的山路,驱车也要1个多小时。磨冲教学点建在半山腰,3个房间加操场不过150平方米,如果不是广场中间竖立的旗杆,这里就像一个农家小院。

  年前,磨冲教学点还只有4个孩子,春节后又来了4个,但达不到入学年龄,只能上学前班。课前5分钟,和平乡磨冲教学点的孩子们早已坐进教室,1名老师,8个孩子,齐刷刷盯着黑板旁的45寸屏幕。每周一节的美术课,他们格外期待。

  62岁的陈在明是这里唯一的老师,前年本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可他担心自己离开后,没有老师愿意来,教学点会被撤掉,所以咬咬牙又接受了返聘。

  “2014年10月,我们这里来了这些新设备,刚开始的时候真发愁,不知道怎么用。”陈在明说。对他来讲,维护设备、调试机器,甚至开机关机都力不从心。他索性把操作步骤详细写在纸上,记不住了就翻出来照着做。

  “系统原来有60多个按钮,后来在线课堂考虑到教学点的老师大多年纪不小,学新东西慢,就改进了设备,现在只有6个按钮,我这老头子都玩得转。”陈在明颇为自豪地说。如今,陈老师已经很熟练了,上课时,每当屏幕里的老师提问,他就迅速将麦克风递给回答问题的同学。

  “同学们,天空是什么颜色?”王艺涵在视频中提问。7岁的汪天宇怯怯地举手说:“蓝色。”“没错,但到了夜晚,天空是黑色。心情不好时,天空是灰色的。你们的天空是什么颜色呢?”汪天宇想了会儿,用彩笔在纸上涂出了淡蓝色。

  每一节课后,陈在明都会给课堂效果打分,笔记本上记录得密密麻麻。音乐课网速不理想、美术课话筒出了问题……如果实在效果不好,他便向主讲老师反映重上这节课。

  为了更好地让在线课堂达到效果,安徽省采用无生课堂授课模式。王艺涵介绍,她试过在有学生的课堂里讲课,一堂课下来,眼睛一会看讲台下,一会儿看监控,结果两边都顾不上。同时,安徽省舍弃了很多地方在县城学校设置多媒体设备给教学点孩子上课的办法,确立了乡镇中心学校辐射教学点的方式。“县城学校的师资力量确实很雄厚,但是教学点的进度与县城学校差异太大,教学点的孩子们跟不上。相比之下,中心学校和教学点较近,方言、学习进度等更加相似,更方便教学点学生学习。”王艺涵说。

  信息技术,让5万学童开眼界

  还没放学,汪天宇的外公汪义强已守候在校门外,外孙隔着校门栅栏摊开画本给他瞧,老人开心地笑了。

  汪义强说,他家是和平乡的贫困户,条件好的邻居都把孩子送到县城念书,自己这个走不出大山的家庭,只能寄希望于教学点。去年得知外孙通过在线课堂也能学习美术和音乐课,汪义强很欣慰,他说:“城里孩子能上的课,我们家天宇也能上了。”

  2013年以来,安徽共实施三批网络在线课堂建设,97个县、区的1836个中心学校和4900个教学点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截止到今年年初基本实现全省在线课堂全覆盖,很多教学点以往因缺少师资而无法开设的国家规定课程也都开了起来,受益学生5万多人。

  在安徽省教育厅电化教育馆制作部主任章斌看来,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能缩小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线课堂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从反馈情况来看,越是贫困山区,这种模式作用越大。”章斌说。

  “相比中心学校,教学点的孩子老实、听话,但不善表达,缺乏想象,他们是非常希望可以学习音乐美术的。”陈在明说。他自学了电子琴、绘画,曾打算自己给孩子们讲课,可到中心学校旁听年轻老师的几堂课后,觉得差距太大,只得放弃。

  王艺涵同样感触颇深。一次给教学点的孩子上课,她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游轮的模样,全场没一个孩子动笔,她只好给出提示:“就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游轮,大家试试看。”孩子们眼睛瞪得更大了,完全无法理解。

  “偏远地区的孩子接触知识的面更窄,他们的父母出外务工,除了同龄孩子,身边只有爷爷奶奶。如果只靠教学点老师的言传身教,他们与城里孩子的距离会越来越大。”王艺涵说,“每次无论我多早打开显示器,孩子们已经眼巴巴坐在那了,从他们的表现,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真的很希望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种影响是双向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线课堂的直播和录播功能还便于异地教研,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观摩和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章斌说。他也坦言,相对师生间面对面授课,在线课堂的互动性是一大弱项。为加深主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主讲教师每学期到教学点与学生见面交流不少于3次。

  如今,王艺涵明显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去年被点名都不敢出声的汪天宇,在今年的第一节美术课上自信地拿起麦克风抢答,我很开心。”王艺涵说,“通过在线课堂的方式,孩子们提升的不只是知识和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