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07:39:53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何水法建议,将现行的9年义务教育制度延长为12年义务教育,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推行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全免费教育;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这一建议引起很多网友叫好。不过,现实地看,12年义务教育能实施吗?即便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中考能取消吗?从根本上说,我国的中考和高考改革,不是一句“取消”那么简单,而是要改革录取制度,把考试的功能从选拔变为评价。
把9年义务教育发展为12年义务教育,其实更关键的是应发展为12年免费教育。延长实行义务教育年限,首先需要修订《义务教育法》,如果不修订《义务教育法》,各地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就没有法律依据。而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就需要认真分析“义务”二字,义务不仅是对国家的义务,要求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同时也是对公民的义务,即每个适龄公民必须按法规接受完义务教育,否则就涉嫌违法。如果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就意味着初中毕业不能直接参加工作,必须依据《义务教育法》上高中,这一点我国能做到吗?或许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可以,而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则有很大难度,这些地区普及9年义务教育,都面临初中辍学率回潮的压力。
实行12年免费教育,则可避免“义务”概念之争,也让受教育者享受到实惠。对政府部门来说,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必须增加投入,而对受教育者来说,如果接受高中教育,就将免学费,这可提高高中的吸引力。此前,已有一些地方宣布在“十三五”期间延长免费教育年限,推行13年免费教育,把一年学前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这是值得在全国推广的举措——先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再进一步考虑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还有另一个特点,即均衡。客观而言,我国9年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都是大问题,在9年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再推进高中的均衡,很可能只是喊口号,而在高中还很不均衡的情况下,不再有中考,实行类似小升初的“就近入学”,必定在高中入学中,产生比小升初“就近入学”更多、更大的乱象。在我国很多地方,已有家长呼吁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没有入学考试的“小升初”,比有考试的小升初还要累,还要令人焦虑。那么,取消中考的就近入学,真会让考生摆脱学业负担,让学校能进行素质教育吗?
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根源在于教招考一体化,即考试是指挥棒,高一级学校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指标评价、录取学生,于是中学教学围着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对此,近年来总有代表委员,建言取消高考、取消中考,似乎取消了高考、中考,指挥棒不在了,应试教育就失去生存的土壤了。然而,这根本不是考试的问题,而是录取制度的问题,即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只看这一次考试的成绩,用总分进行排序录取。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打破教招考一体化的格局,实行教招考分离——中学自主教学、上一级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社会评价,如此学校会坚持办出自己的特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兴趣发展。
对于中高考改革,社会上已经产生一种误解,即改革就是取消中考、高考。改革中高考制度,不是取消中考、高考,而是调整考试的功能。比如高考改革,不是要取消统一的高考,而是保留统一高考,把这一考试成绩从以前录取学生的唯一依据,改革为作为评价学生的一方面依据,这就从单一分数评价,改革为多元评价,学校在招生时可以自主提出申请者的统一考试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者,都可自主申请,学校再结合统一测试成绩、面试考察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评价录取学生,这就是用统一测试保证基本的公平,用多元代替了一元,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也引导了中学多元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