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

2017-07-25 07:28:41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近日,全国多地中考体育开考,广州、武汉、宁波、徐州、铜陵等地已在进行当中。在耐力跑科目中,满分和零分都不少,更有考生考试中晕倒。临近体测考试,校园操场和健身房中出现了更多中学生,而也有家长不惜付费为孩子请来教练专门针对中考体测进行培训。实施了十几年的中考体育考试下,目前各地初中生体育教育状况如何?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了吗?“平时重文化,临试冲体育”的应试模式是否依然存在?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考试政策频频调整,中考体育不能走上“应试”老路

  自2007年以来,全国多地教育部门出台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加分范围,加分分值从一二十分至三四十分不等。目前,我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已各自下发文件并组织中考增加体育考试,考试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因此体育中考项目各地也不尽相同。

  以2016年体育中考为例,北京市中考体育总成绩仍为40分,包含现场测试和过程性考核两部分,现场测试有3个项目,每项 10分,合计30分。此外,男女考生都可从足球运球绕标志物、排球垫球和篮球运球绕标志物三个项目中任意选择一个。

  而在广州,2016年中考体育项目考试不变,但2017年增加游泳为必考项目,考生可以在游泳和中长跑之间二选一。在南京,2016年的中考体育男女生的测试项目还和2015年一样,但是满分标准有所提高:与2015年相比,1000米要跑快20秒,跳绳要多跳20个,引体向上多做1个,仰卧起坐多做3个。

  去年,青岛体育中考实行“摇号政策”,因为摇号产生的选考项目“男生引体向上”,还一度引发了考生和家长的抗议,最终以修改项目权重、降低合格标准结束了这场风波。今年在一次次政策调整后,青岛市教育局今年决定取消中考体育选考项目摇号,参加中考的考生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以在选考项目中自由选择自己的长项进行测试,成绩达到合格等级即可

  但是据记者了解,由于体育以考试形式进入了中考计分,一大批家长包括学校动足脑筋为孩子突击体育项目做准备。于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又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子,中考体育一考完,就把体育锻炼这件事儿给彻底放下了,因为眼下“高考不考体育”。而补习体育也悄然的成为一种新的补课形式。

  采访中,记者在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场经常能看到有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进行跑步锻炼。看着孩子们的姿势和成绩,不像是体育队的队员。后来才知道他们就是在补习体育课,而带队的老师,就是他们花钱请的教练,也叫私教。

  私教们一般都是体育专科出身,大多数都是各学校在校体育教师,他们带着这些初三的孩子针对中考体育考试的科目专项性的训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教说,中考有了体育考试,他确实能点队员,但并不算补课,收费标准也因人而异。

  教练说:“上我这里参加训练的以初三学生为主,但是也有个别的初二的小孩来玩一玩,家长可能认为就当玩了呗,初三的确实是奔着分使劲,有的看着技术动作都不标准,确实是咬牙再跑。而且现在也有一种什么趋势,有几个孩子家长,孩子练得好,人家也不说有压力升学什么的,人家长就说我就在你这练了,也不在乎一节课20块钱,30块钱,就属于队员了,我的业余队队员,长期就跟着我练,到周末就来,我感觉这个现象非常好。”

  学生体质有所提高,制度设计将更加公平

  据了解,中考增加体育考试占比,其中的重要考虑就是在当下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下,希望能借此督促初中学生、学校,包括家长,在学生关注文化课学习之外,也要重视体育锻炼。随着考试制度的实行,学生体质也有所改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北南宫市腾飞中学共有在校生2000多人,全部为寄宿制。中考体育的时间要赶在文化课之前开考,所以进入4月份,学校也加强了初三年级学生的锻炼强度。体育老师张强说:“加大了强度,你说原来体育课2圈跑800米就可以了,他要跑3圈,早操我们上初二的时候,也一般情况下就是3圈,适当的时候就增加到5圈。”

  张强说,河北各地的县级初中大部分都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们每天早晨起来都有跑早操的习惯,这对于孩子们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反映到中考体育科目上来,不少学生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他说:“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身体各方面一个协调。现在比以前有所提高,男同学的立定跳远都能调到2米56,现在2米72,训练成绩上有所提高,素质力提高,爆发力增强,和平时运动的多有关系。”

  说到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张强说,虽然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做过专门测试,但通过每年举行的学生运动会上,各项比赛项目反映出的数据来看,00后的学生体质状况的确在逐年提高。

  记者还走访了河南,以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年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为例,今年全校获优秀率达到94.2%,比历史最好成绩高出12个百分点;从整体满分人数和优秀率来看,在校学生体质和成绩稳中有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自1985年开始的每5年一次的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和青少年抽测数据,青少年的形态发育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城乡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出现好转;耐力素质显现止“跌”并逐步回升;速度素质(50米跑)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力量素质(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下降速度减缓;柔韧性素质(坐位体前屈)指标明显回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开始下降。

  教育部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出现积极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考体育加分制度的全面实施,调动了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初中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的趋势最明显。

  对此,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教育部的学生体质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初三、高一两个年级的学生体质是最好的。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尚未找到一套完善的加分机制,能考察一名学生是否真的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了。

  王登峰说,将来“体育中考”会主要从体育技能层面考察学生的水准,形体层面的分值比重将会下降。他说:“能不能找到几种经过长期锻炼,成绩就能有明显变化和提升的项目,作为技能层面的考试项目;形体层面经常会有遗传因素,似乎有失公平,所以分值应该减少。”

  国外体育教育: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部分有硬性规定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很多学校曾经对体育课是强行规定的,一定要上的课程,但是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体育课老师被裁员,或者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学习,很多学校近年来就开始删除体育课了。从孩子的健康角度,很多家长呼吁政府考虑恢复体育课的强制性,但是具体执行情况还是要根据学校的财务状况而定。作为一种变通方式,很多学校同时作出了参加校外体育训练可积累学分的规定。

  美国健康医药相关机构专业研究人员的报道显示,从基本健康角度的要求美国青少年每天应该至少有60分钟的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此兴趣不大,特别是近年来电子游戏和社交网站的盛行,青少年人跑跑跳跳的好动行为几乎全面消失了,患肥胖症和各种疾病。

  而在澳大利亚,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是没有硬性的要求的,不上体育课并不会涉及自己能不能升学。但在当地的中小学当中,体育课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据记者了解,通常情况下,除了12年级这样的高考班以外,大部分的年级的学生可获得全部体育课时间,一个星期会有三课时加一个半天,其中三个课时是正规的体育课程考试,会教一些体育技巧,而另外整整半天的时间,是类似于像活动课一样的活动时间,通常学生会被带到校外去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甚至包括类似于冲浪攀岩等等一些低难度的极限运动。

  在日本,小升初、初升高的时候,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固然很重要,但还有一项叫做“调查书”的文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进入心仪的学校,这里面记录的学生日常表现,也包括体育课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