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赏析: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2017-07-25 07:37:10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真题】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要求:(1)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解读】

  宁波市2015年中考作文题可谓独辟蹊径,把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巧妙结合,选用了美国作家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这个简短的幼儿故事作为材料,又针对材料内容和主旨命制了三个题目,让学生任选一题。小故事生动、有趣,充满戏剧性,那个性格温顺、乐观又执著的小男孩,更是赢得了考生的敬意。故事犹如夏日里的一阵凉风,给怀揣梦想、却又紧张忐忑的考生们以鼓励和安慰,以清新和自信。

  故事简单明了,却留存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这也是命题老师的匠心所在。故事中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小男孩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然后耐心地等待着,悉心地照料着,执著地相信着,面对大人们的质疑和否定,他坚持己见,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愿望,并尽全力去照顾它,最后终于获得了回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不仅是一个如何取得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如何面对别人质疑与否定,依然坚持和自信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每一个渴望做好事情,渴望做成事情的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小男孩类似的经历。正处在中考考场上的学生们,这份体会自然更真切,更强烈。

  三个选题各有侧重。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来写,适合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亲身体验、奋斗经历和成功故事,是注重写实的。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适合写想象作文,经过小男孩的悉心照顾,种子终于发芽了,接下来它会长得怎样呢?大人们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颗种子呢?小男孩会不会仍然像以前一样继续呵护照顾它呢?种子发芽后是不是依然需要主人精心的呵护呢?可以续写种子的故事,也可以写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学生又何尝不是一颗已发芽的种子呢,我们接下来的人生路该怎样走呢?题目二充满着想象的空间。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擅长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说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可以由故事引出议论,阐发观点,发表见解。当然学生由本故事联想到相关的人、相关的事也可以。所以题目三写作空间也比较自由。

  【误区】

  误区一:在阅卷中发现,有一类考生对于材料的主旨没有完全把握,只看到结果,胡萝卜种子在主人的精心照顾下发芽了,忽视了过程中别人的质疑与否定,忽视了小男孩的执著与坚持,只写从失败到成功,而其中的原因及过程中的遭遇,都偏离了材料的主旨。

  误区二:有些考生又完全被材料故事所框住,把作文写成了这个小故事的扩写,只是在这个故事里转圈,没有揭示出故事的内涵本质与深刻哲理,审题不够深刻,思考过于肤浅。

  误区三:有些考生则完全游离于材料之外,无视材料的存在,把这次作文当作纯粹的命题作文,完全自创自写。部分考生选择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完全自由想象,背离材料,这样写是不符合材料作文要求的。

  规避建议:材料作文特点之一是为你提供了材料,而材料中暗含着主题,写作时无论选材还是立意,都要紧扣材料主旨,所以材料作文对材料的解读是审题的关键。解读《胡萝卜的种子》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要关注故事的结局,更要关注过程,要看到在家人一次次质疑与否定下,小男孩执著坚定的态度和坚持恒久的行动,还要看到过程之漫长与小男孩之自信。在此基础上,选材立意才不会偏离主题。

  【范文】

  我从小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画家。但是,在我父母眼里,画家似乎就是个没有什么出息的职业,他们心里最好的职业不是教师、医生就是公务员,但我心里清楚,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是外婆带大的。小时候外婆每天陪我画画,给我买画笔、画本,教我临摹一些简单的图画。我都十分认真地一笔一划画着,看着雪白的画纸渐渐被描绘上五彩的图画,我的心被一点一点填满了。就这样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绘画的种子。

  “画家?你知道吗,梵高的画是怎么出名的?是他死后才出名的,你说有什么用呢?”母亲眼里满是担心和恐惧,“他的生活多痛苦啊,绘画都把他逼疯了,你还是放弃吧。好好学习,当个普通人吧。”几次文化课考试的失利更是引起母亲强烈反对,也许真的是画画拖累了我的学业吧。我难过极了,真的只能放弃吗?不,我不会放弃的。达芬奇是个大画家,但他在科学、数学方面的种种成就毫不输给他的绘画。我也要做一个像达芬奇那样才学双全的人!心中的种子又充满了力量,有了更高的目标。

  将学习和绘画时间安排好后,我的各项事情做得更加有条理,更加有效率了。成绩上去后母亲也终于对我画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每当我说想当画家时,母亲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似乎就当这只是个玩笑。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谁也阻止不了我!即使所有亲戚,所有人都不看好我,我也要咬咬牙坚持下去!我知道,我的目标就在那里,趁着这股劲,我应该深深地扎下根去。

  一个大大的信封承载者一个小小的梦想飞往远方。是的,我将我的画寄往一所杂志社。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回信,我收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拿着稿费的我不禁颤抖起来,虽然很少,但是在我心里那就是无价的宝贝。我幸福地笑了。那一刻,我知道,那颗绘画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解读】

  开篇点题,直截了当,表明我是一颗绘画的种子,并简述这颗种子的来由以及家人的反对。接着写了追求梦想过程中必有的阻难和挫折,妈妈的反对更衬托出我爱画画的决心之坚定。最后以一个小小的欣喜,“我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为结局,表明追梦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本文构思精巧,中心突出,且语言精致。每个片断最后一句话,把自己学习绘画的过程,比喻成种子发芽的过程,把追梦路上的故事与题目“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巧妙结合,达到了紧扣主题的效果。文章以四个小片断的形式来组织成文,省去了段落之间烦琐的过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清新短小,赢得阅卷老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