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6:29:41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留学潮并未消散,反而愈演愈烈。只是中国学生的境遇已然改变,更多的家庭有能力承担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中国学生在国外的生活有时比外国学生更讲究。
如今,把孩子“送出去”早已不是一道难以迈过的坎。可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在面试官眼中,有什么新的变化吗?中国留学生的入学面试,有怎样的故事?
中国的“富爸爸”
小荷,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外文系,随后曾分别供职于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普华永道并购部。2009年至今,她在科尔尼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任大中华区经理,目前还担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校友面试官。
在她看来,在西方学校的视角里,现在这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变化很大。小荷与芝加哥大学的亚洲区招生主任有过一次聊天,后者很敏锐地告诉她:中国人变得很富了。
学校的申请文件中有一个选项为:“愿意被学校的奖学金计划考虑”。五年前,几乎每个中国学生都会在这个选项上打勾。而如今,许多大陆学生会留白,以此给学校清晰的信号——“学费我们能出得起,你只要给录取通知就好”。
这位招生主任曾在中国和日本生活过。在他看来,中国房地产价值的起伏,使得过去十年,中国涌现出新一批城市中产阶级,他们渴望也有条件给下一代更贴近西方本土的教育。
而录取来的中国学生在学校里的作风也与“他们的前辈”大相径庭。原先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多是勤俭至上、谦逊有礼。现在他们比一般美国人有钱和豪放得多,平时吃午饭美国学生都会去食堂买饭盒,中国学生中不少人经常开着自己的好车结队去大饭店,还时常宴请美国同学。
这让实在的美国学生惊讶:“是不是你们每个人都有个有钱的老爸?”小荷听罢,笑着摆手说:“我们这一代还都没有这么靠爹啃老呢。”
从本科毕业到进入职场,再到获罗斯基金会奖学金,赴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攻读MBA,然后再次进入职场,小荷面对过无数次面试。“这十年间,我的失败面试次数远远超过成功的。”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现在的她,无论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友面试官,早已坐在了面试桌的另一端。
校友都有机会做面试官
“一般来说,美国商学院的录取面试官分两种。一种是由学校的招生办老师来负责,具有决定权;另一种是采用校友面试体制,并不具有决定权,只是为学校提供多一重参考信息。芝加哥商学院就是属于后者。”小荷介绍。
早些年,芝加哥大学更偏爱邀请资深且有建树的老校友出任面试官,但近年来开始鼓励新近毕业的学生去做这项工作。
“因为招生办主任觉得这些学生对学校的近况更了解,年龄上与申请者更接近,所以相比以前那些老资格的学生而言,更合适做学校的大使。面试的过程,对学校而言也是一次营销推广。”小荷说。
成为面试官的程序很简单,每年芝加哥大学都会给毕业生发信,有时间的校友就可以在网上报名,与学校负责人确认可面试的人数和时间后,就能参与。
小荷收到招生主任发来的邀请信后,欣然答应。为了认真当好面试官,她挤出时间仔细阅读了学校发来的厚厚面试需知等介绍材料,“不能给学校丢人。”
面试官是年度季节性的兼职工作,一般在每年年底至次年三月左右完成。主要的任务是与被分配到的申请者约时间面试,审阅其简历,并根据学校提供的面试要求交谈,最后填写面试反馈表,回复给学校。每次面试的时间在30~45分钟。
“我只面试过中国学生。”小荷说,学校面试工作的分配体系是以城市所在地为主,比如在上海的面试官,原则上可以接触到在上海工作并提出申请的外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