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17:38:38来源:中国教育信息网
“没想到我们边远农村的老师也有机会分到城里的房子,这种破天荒的好事让我们赶上了!”今年教师节后的第一个周末,隆昌县界市镇天宫村小年轻教师聂盛红高兴地告诉记者。当天,她和其他95 名来自边远学校的青年教师一道,抱着统一发放的床单被套,兴高采烈地搬进了位于隆昌县城青年路45号的城区周转房。
边远农村教师的生活难题
“学校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别说逛商场,就连买个生活必需品都得跑到几公里外的镇上才行。”隆昌县黄家镇龙王小学教师小何,今年从南充市考到这所学校。远离场镇、周边连一个小商店都没有,让刚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他很不适应。虽然学校修建有周转房,但一放学就远离人群、远离喧嚣的社会生活,连摆个“龙门阵”都找不到人,提起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小何时有抱怨。
界市镇天宫村小的年轻教师小蔡也面临类似的窘境。“感觉我们和时代有点脱节了。”他告诉记者,学校没有网络,与朋友、社会的距离一下就拉远了,“以前我和大学同学还天天聊QQ,刷微信,小到娱乐消息,大到时事要闻,聊得不亦乐乎。而现在没有网络,都没有共同语言了。”
而大量年轻的女教师因为长期呆在偏远农村,交际圈子窄,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成了头等难题。记者了解到,一位从巴中考到隆昌的小邓老师,人生地不熟,交际范围小,工作几年后都找不到对象。家人为其在当地介绍了男朋友后,她毅然回了家乡。
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
如何解决边远农村教师的生活困境,留下他们安心任教?2014 年,隆昌县投入资金203 万元改扩建农村教师周转房1565 平方米,其中仅天华小学,就一次性解决16 套周转房,让教师们不再“居无定所”。
每间周转房都配有独立卫生间,接通了电视信号,装上了宽带。重庆籍青年教师小张以前都在场镇上租房住,一到周末就往老家跑。现在学校有固定的周转房,她不再天天回镇上。如果没什么大事,就一个月才回一次老家,甚至到放假才回去。
“截至今年,隆昌县委县政府共计投入510.7 万元,为边远学校新(改)建教师周转房146 套,缓解了农村教师生活不便的困难。”隆昌县教育局局长余自忠介绍。
去年,隆昌县教育工会走访基层学校时又发现,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很差,往往就一张床、一张桌子而已,连一些必要的生活设施都没有。急教师之所急,帮教师之所需。教师们冬天洗衣服,几天都晾不干,工会就给村小送去洗衣机;课业生活单调,没有休闲娱乐设施,工会就为教师们配备乒乓球台、电脑、电视机;衣物没地方放,工会就为大家添置统一的衣柜。……
据统计,仅2014 年,隆昌县教育工会给边远村小教师赠送电脑、办公桌椅、洗衣机、电视机等物资达40 万元,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城区周转房丰富农村教师课余生活
今年初,隆昌对城区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城关职中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富余出来。怎么用这栋楼?隆昌县想到了边远学校的农村教师。
“虽然农村学校建起了部分周转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老师在校外租房住,到了周末,只能‘窝’在乡镇上。”隆昌县教育局副局长、教育工会主席刘学义谈道,如果他们在县城有一个住处,周末就多了一个去处,生活何至于这么枯燥乏味?
说干就干,隆昌县教育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50 万元,对这栋学生宿舍楼进行改造,建成63 套城区周转房。每套房都有独立卫生间,梳洗台、衣柜、桌椅一应俱全,新装了热水器、空调,开通了免费WIFI。整栋楼还安装有两道门禁系统,确保教师的居住安全。为方便老师用餐,城关职中食堂还给每位老师发放就餐卡。
今年9 月,拿到城区周转房的钥匙,龙市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邓晓英热泪盈眶。2008 年入职的她,辗转多个教学点,一直都在当地场镇租借民房居住,生活很不方便。“现在,到处搬家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尽管仍与其他两位老师共住一套房子,邓晓英已很满足,“洗澡、上网都很方面,周末的生活也丰富多了!”
“希望我们的老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城区周转房的来之不易,用扎根边远学校、努力钻研教育教学回报社会。”余自忠勉励边远学校的教师。他表示,隆昌县教育部门将继续创造条件,努力为更多农村教师办实事、谋福利。